最近百果园的创始人接受访谈,谈到企业理念时,讲出了让无数顾客和潜在顾客“目瞪口呆”的言论,当然现在这些视频也已经下架了,不过他所说的话已经被留下记忆,而且流传了出去。在其中,大多数民众看到的是一个一个傲慢的创业者,但其实不仅仅如此优配痢略,更多的是他有着危险的企业经营理念,而且是对顾客深深的“蔑视”!
其中他所说的话,我们来具体分析下,最引发争议的一段话,就是“我认为商业就两种,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,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。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条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,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。”其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极其错误的,而且还是危险的想法,他对于服务的消费者报以极大的“恶意”和“蔑视感”。
一、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去赚钱,这个想法是商业的本质吗?
如果是出售专业技能或者咨询,对方不具备专业知识,这是公平交易,定价合理,在道德上也是正当的。但是如果做服务企业,想尽办法给潜在消费者忽悠、夸大乃至灌输错误理念,售卖价实不一的商品,或者意图谋取高额利润,那在商业本质上就是错误的,在道德上也是不正当,且对社会无法产生正向价值,甚至有可能是涉嫌诈骗的犯罪!
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去赚钱,如果说白了,就是将消费者当傻子,然后商家可以赚到大钱。创始人的这个想法十分危险,销售并不是欺诈与隐瞒,并不是一方利用信息差去剥削另外一方,如果希望通过持续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去赚取利润,可能短期能赚到暴跌,但是长期一定会引发巨大的负面效应,而且这个企业永远做不大做不长。
二、“教育消费者优配痢略,不去迎合消费者”,能成为连锁服务企业的商业成功之道吗?
“教育消费者,不去迎合消费者”,创始人认为这是百果园的成功之道。但是总觉得这句话不但很刺耳,而且好像也完全是错误的。消费者拿钱去购买东西,谁会愿意通过购买行为而被教育呢?我们去看所有成功的零售企业,包括沃尔玛等,他们对外的宗旨无论如何变化,但是服务顾客是所有成功的零售连锁企业必须具备的重要特性。
沃尔玛的创始人讲述,“在我们的组织之外,有个大老板那就是顾客,顾客至上”!你觉得顾客愿意被教育吗?同样胖东来的服务宗旨就是“以客户为中心,始终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1位,为每一位客户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”。他们会愿意教育客户吗?他们是不是在迎合客户呢?
三、阳光玫瑰从几十元到几元,是消费者逆向选择的结果吗?
创始人举例“阳光玫瑰葡萄因国内种植户滥用化肥导致品质下降,而百果园坚持高价采购“真正的高端水果”,因此价格远高于市场。”本身也不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,而是生产者和技术进步产生的结果。与迎不迎合消费者没有任何的关联,这是一个逻辑偷换的概念。
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,对于水果的品质和销售水果的服务进行选择,更愿意先选择前者,在前者满足的情况下才会评价服务的后者。对比胖东来,就是实施“迎合顾客”的低毛利策略,毛利润很低,不是去教育消费者,而是推动行业从“高毛利、低周转”向“低毛利、高信任”转型。最终通过贴心服务顾客,实现消费者高复购率、高频次的购买和转介绍,最终让企业总利润额提升。
对于顾客来说,创始人如此说可以用脚投票,但是百草园的加盟商可能就比较郁闷了!这种教育消费者的重任,绝不是他们加盟百草园的目的。加盟商更希望能够迎合消费者,更希望销售出更多的水果,毕竟水果并不是稀缺产品,并不是卖方市场的产品,而是同质化严重的买方市场。
水果销售可能还是会长时间的维持在质优价廉这一基本选择要求,如果销售水果的品牌不能够在这方面下功夫,而总想着去教育消费者,那迎来的绝对不是成功。那么百草园最终到底是想赚消费者的钱,还是品牌要赚经销商的钱呢?这可能才是他们商业模式最终的抉择。
当然百果园上市之后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加盟商模式,其中包括现在推行的店长合伙制,但是如果究其核心,有可能百果园现在的销售对象并不是零售的客户,他仅仅是面向各种加盟店和合伙制店面进行销售。至于这些店,又如何与客户打交道?又如何谋取利润,已经不是百果园的考虑了?
假如百草园将创始人的这两句话印成标语放在店内。看看哪个消费者还买账,哪个消费者还愿意继续购买呢?傲慢总归要付出代价,做零售离不开顾客,假装谦卑的服务顾客是维持不了很长时间的。只有真正改变自己的思路,以客户为中心,才有可能长久的生存。这是华为以及无数成功的企业总结出来的经营之道。
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